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 第74章 春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嘉佑二年。

    三月初八。

    让全天下读书人,都视为目标的春闱会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春闱时间为三天。

    贡院设在崇政殿。

    孙志高同盛长柏还有顾廷烨一起,沿着早就清理干净,却依旧拥挤街道。

    同上千名贡生挤进了贡院当中。

    而在这里,孙志高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本次春闱的主持者,端坐在大堂上的大宋文公翰林学士欧阳修。

    还有同样在樊楼当中见过的苏轼,曾巩,以及一个面生的年轻人。

    瞧着对方同苏轼有些相似的相貌,孙志高突然有些想笑。

    这位想必就是那位传说的“海底捞”组合当中,官拜宰相只为捞哥哥苏辙了。

    “孙兄!”

    “孙兄!”

    孙志高没有去打招呼的想法。

    可苏轼却是极为激动的,朝着他的方向挥手。

    要不是场中实在太过拥挤。

    怕是直接都要挤过来了。

    “苏兄!”

    见状,孙志高也是朝对方拱了拱手,同时心中有些尴尬。

    上次从樊楼出来,两人还约好相聚来着。

    可他却是将这件事遗忘了。

    孙志高自然不是真的忘了,对方可是他从小听到大历史大牛。

    而是……

    孙志高不敢去。

    这种历史大牛,同他这种剽窃可不一样,那是真正的胸有锦绣之人。

    到时,交谈之下,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岂不是丢人现眼?

    “好了!”

    “各位贡生,保持肃静。”

    “领取自己的号牌,前往自己的考舍,进行准备。”

    虽说都是读书人,可却不代表就一定高素质,场面一时糟乱不堪。

    比之后世那些听话的学生,还是要差上许多。

    “孙兄?”

    “没想到啊!”

    “你我居然是一个考院啊!”

    一千多个贡生,自然不可能在同一个院子当中。

    虽说都在贡院当中,却又按照天干地支分成了十二个院子。

    而孙志高的号牌同顾廷烨等人不在一处。

    不过……

    却是遇到了另一个熟人,正是同为软饭男的欧阳旭。

    “巧了,欧阳兄!”

    顾廷烨朝着对方拱了拱手,虽然心中对齐没有好感,可面上却总要过得去不是。

    “哈哈哈!”

    “想不到孙兄居然同我一个考院,倒是可以沾一沾孙兄的才气了。”

    相较于孙志高的平淡,欧阳旭却是要激动多了。

    眼睛当中甚至有一丝狂热流出。

    在他到汴京这几个月里,对于孙志高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起初他还觉得只是巧合同名罢了。

    可经过多方打听,却是知道,眼前这文孙兄正是名扬汴京的大宋小文公。

    这让他是觉得梦幻,嫉妒的同时,心中却是难言激动。

    毕竟两人也算旧识。

    有这样一位大宋小文公作为朋友,对于自己的将来可是大有裨益。

    当下……

    也是在京城当中进行了宣扬。

    当然了,他不是那种大喊着,孙志高是我朋友的人。

    而是,将两人月下饮茶之时,孙志高做的那首词,拿出来当做引子。

    每次听到有人在称赞孙志高时,就说,当年在扬州之时,就知道孙兄才华卓越。

    然后……

    种种。

    虽然不是没有脸皮的大肆宣扬,可随着孙志高的那首洞仙歌在汴京城中的传播。

    也是有不少人知道了,孙志高有这样一位朋友。

    “哎~”

    “欧阳兄何必自谦啊?此次回事必然是胸有成竹啊!”

    孙志高心中一动。

    话说,不出意外的话,眼下这次春闱可是千年龙虎榜啊!

    这欧阳旭也不知,能不能在这次春闱当中,依然考中探花。

    不过,别的暂且不提,对方的相貌确实是一顶一的好。

    如果才学不差,确实是能被点为探花郎。

    也不知,我能考中什么名次。

    告别了欧阳旭,孙志高按照号牌,找到自己的考间。

    心中也是越发忐忑。

    所有人……

    都认为他孙志高,这个扬名汴京的大宋小文公可以稳稳高中,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状元。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那些惊才绝艳的佳作,全都是剽窃而来。

    虽然自打穿越以来,他都在发奋读书。

    可是……

    到底是不足一年而已。

    要不是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怕是他连那些经义文章都没有把握。

    随着考卷发放下来,孙志高心中的忐忑也是达到了顶点,不过好在还是稳住了。

    随着作答,心中也是逐渐平稳。

    经义文章这一部分,依旧被他拿捏的死死的,随后还有关于宋朝律例的内容。

    这点也是应对的毫无问题。

    虽说题目对于孙志高来说,没有难度,可以轻松作答。

    可让他头疼的是……

    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多了。

    好在,自打从扬州开始,他就坚持每日练字,所以倒也是一口气坚持了下来。

    随后……

    就是诗词歌赋的内容。

    这是一道极为人性化的考题,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写出自认最好的诗词,或者赋文就行了。

    “啧!”

    孙志高当即就乐了。

    当即稍事休息,手腕实在是有些酸胀难忍,倒是不急于一时动笔。

    而且……

    正好可以思考一下,要在考卷上留下什么?

    其实……

    也就是在诗词上面纠结罢了,至于赋文?留给孙志高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十大名赋当中。

    除了前赤壁赋,还有秋兰赋外,早就已经出现在历史当中。

    为此……

    孙志高能动笔的也就只有秋兰赋了。

    其同样是咏物抒情,符合孙志高的风格,同爱莲说比较相似。

    等孙志高歇息完毕……

    当即在考卷上,写下了一行行规整漂亮的字体。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

    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

    果然兰言,称某在斯。

    ………………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

    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整篇赋文描绘秋林空寂、百草凋零的景象。

    有幽香传来,寻香而去,才知道不合时宜开放的竟是芳兰。

    虽然已然半谢却仍挺全枝的兰花,它像在等待采摘者,若不是风吹香动,可能连幽居之人都难以发现它。

    抄书,总比写书要少耗费心血,速度自然要快上不少。

    至于这篇赋文的质量,那更是无需质疑的事情。

    自从亲眼目睹十九岁的苏轼,在樊楼当中作出念奴娇过后,孙志高对于剽窃就少了许多顾忌。

    不是?

    他一个十九岁的人可以感慨万千,除了没有明显特征的,孙志高都敢抄。

    只是……

    诗词写的很顺畅,可接下来的策问就很难受了,其题目赫然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出自《尚书·大禹谟》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艹!”

    孙志高直接绷不住了。

    他讨厌命题作文,尤其是还是议论文,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喜欢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