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403章 终局(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月初五,大辽群臣终于见到了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耶律洪基。

    韩明的那一刀不轻,用了十成十的力,这位本就有旧伤在身的帝王,更是到了极限。

    看着大殿之上的群臣和宋国使节,耶律洪基满眼的落寞和寂寥。

    “诸位,今日是辽宋谈判的最后一日,相关问题都已经结束。”

    “朕决意在三月十五日回师返京!”

    耶律洪基淡漠的语气落下,群臣默然,不发一言,对于此次燕云的失败,他们没有一点多余的想法。

    大宋已经崛起,底子雄厚到诸国辟易的程度,曾经的他们就反对南征和大宋打这一场燕云决战。

    可惜耶律洪基一意孤行,整个局势变得越发恶劣。

    他们不敢想象,若是大宋不接受谈判,那么辽国将会何去何从?

    是否如同曾经的西夏以及大理、交趾那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他们不清楚,因为那条道路他们没有选择走,或者说大宋没有让他们彻底消失,反而手下留情,给了一口气。

    未来的大辽再也没有底气和大宋争锋,他们只能如同先辈一般,横行草原,做一个地方霸主。

    “为了更好稳定国内,将由太子和各路大军先行北还平叛。”

    “另外,朕还需和韩大相公商讨一番未来两国通商一事儿,国相也留下配合朕吧。”

    耶律洪基的话音一落,耶律乙辛的脸色瞬间惨白,神色发抖。

    “臣遵旨。”

    再不情愿耶律乙辛还是颤巍巍的走出接旨,随后目光一扫,看到远处的韩某人一副眉眼含笑的看着他,顿时心里有了底。

    “从明日起,各位需要收拾行囊进入城外‘捺钵之中待命,析津府现在应该叫幽州了。”

    “此地将会移交给宋国方面处理,太子、国相和元帅将此事处理好,莫要惊扰了百姓。”

    耶律洪基总结了最后一句话,然后晃晃悠悠的在萧坦思的搀扶下离开大殿。

    徒留下一干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辽国群臣。

    。。。。。。

    三月初五朝会之后,以萧伯玉为首的析津府八万辽军率先退出析津府,将城防转交给了亲自接手的郭逵这个老对手。

    “郭帅这些年见老了。”

    萧伯玉将城防令郑重的递给郭逵。

    “六十七了,不服老不行了,这次北伐应该是老夫最后一战了,结束后也到了退役致仕的时候了。”

    郭逵似乎也褪下了多年强硬的面容,换上了一副感叹的形象。

    “我也准备这些事情结束,就辞官了。”

    萧伯玉情绪有些不高的扯出一丝笑容。

    “萧帅年纪刚五十出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没必要这么早退下,未来大辽还有很多事儿需要你坐镇。”

    郭逵第一次劝慰对手,也不知道怎么说,最后只能拿着大辽这张大旗,让对方坚持几年。

    “呵呵,希望吧。”

    萧伯玉无奈叹息的摇摇头,然后正了正神色抱拳一礼。

    “郭帅,大辽析津府驻防军从即刻起,将会撤出城池,接下来一应城防问题将由大宋军队接手!!!”

    郭逵郑重还礼,高升喝道:“大宋军队即刻接手幽州府,履行宋辽条约,保境安民!!!”

    “轰——!”

    “保境安民——!”

    “保境安民——!”

    “保境安民——!”

    “。。。。。。”

    身后的大宋士兵举起手中兵器嘶吼,声音如同巨浪一般传遍到整个幽州府。

    这一刻,大宋完成北伐最后一战,收复幽州,燕云十六州彻底被宋军掌控。

    看着兴奋莫名,拼命捶着胸甲嘶吼的宋军,萧伯玉等辽军将领一副黯然失魂的样子,返回了城外的捺钵之中。

    “这样好吗?您这句话一出,这位‘小韩信说不得还要继续在辽军中奋战,到时候可是个难缠的对手。”

    随着战争的进行,章?P以无可匹敌的将帅之才冲向了宋军高层,隐隐有了后郭逵时代第一名将的风姿。

    与之相比的另两位王韶和燕达,也成功和章?P聚集于顶峰,成为宋军三足鼎立般的人物。

    “若是不给他找点梦想干,你觉得凭耶律浚和耶律琮这两人,能够彻底平息内部叛乱,维持帝国稳定吗?”

    “大辽不能亡,至少现在不能。”

    郭逵是知道韩明全盘战略的人,因此对于顺手给萧伯玉上个枷锁,他还还是乐意的。

    “前提是那位耶律国相能够按照韩相的战略意图走。”

    章?P虽然对全局一知半解,但是名将就是名将,多少看清了当前局势。

    “这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了。”

    “质夫,传令雄州军团全部驻扎城内军营,不允有任何扰民的现象发生。”

    “违者

    章?P拱手一礼,接下军令。

    “郭帅,那静塞军和神机营如何处理?”

    章?P想到城外还有两支王牌军,出声询问。

    “询问一下韩相,他应该有别的打算,况且这两支军队的兵权也不在我们手上。”

    郭逵摆摆手,让章?P和韩明打声招呼就行。

    静塞军和神机营作为大宋军改后,一个重建,一个新建,代表着大宋骑兵巅峰和火器巅峰。

    如此王牌杀手锏,可不能成为常规军,被人随意统帅。

    因此韩明在两支军队成立后,就单独设立了‘特殊兵种司,该司和殿前司、侍卫亲军为一级,静塞军和神机营归于其下。

    由大宋天子直接统辖,作为直属亲军之一,无皇帝令不得私自调动。

    这是韩明作为帝师给赵煦这个小官家准备的一份大礼,也是能够保障中央统治的最后底牌。

    当今朝廷能够不通过皇帝令随意调动两军的只有韩明一人,其余人都只有临时指挥权和使用权,而没有上下管辖权。

    而韩某人的这一手,也让后边的赵宋皇室有了底气面对天下纷扰。

    因此在赵煦之子赵佑即位后,武将身份地位进一步提升。

    传统的‘重文轻武格局彻底被打破,形成了‘文武制衡的新局面,但也同样给宋末叛乱提供了足够的军事基础。

    据后世《明太祖实录》中描述,太祖随军而起,纵横长江流域,但在北伐汴京之时遭受宋廷静塞军和神机营的迎头痛击。

    为此太祖坚定了组建强大骑兵和火器部队的信念,明太宗朱标即位后,以征北大元帅朱棣为主,组建了堪称大陆第一部队的‘京师三大营。

    横扫东亚各国而未逢一敌手,征北大元帅朱棣甚至完成了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伟大成就,为大明盛世提供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至此,被后世誉为‘远迈汉唐、治隆唐宋的大明盛世,也在诸国的瑟瑟发抖中,缓缓降临。

    若是亚洲诸国知道这些破烂糟心事儿,全是因为一个穿越者在数百年前缓缓扇了一下翅膀,引发的滔天巨浪,那么估计这个时代的各国都要想方设法干掉韩某人了。

    可惜没有如果,随着大宋收复燕云,盛世之辉也开始钟爱这个曾经残缺的孩子,降临在这个历经百年的‘新兴王朝上......喜欢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