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
.
武侯只有一个……
嬴政略微思索,上一次听到李缘讲这种话,还是在他刚来大秦时夸自己功绩的时候。
而自己是他眼中的千古一帝,这个武侯又是千古一相……
这么想来,倒也还勉强够格了。
李缘看着他突然有些释怀的样子,不由得莫名其妙,政哥这是想到什么了?
“接着说吧,刘备兵败夷陵之后的事,寡人今天有的是时间。”
“今天?剩下几个小时都说?”
“不然呢?你还想休息?”
李缘沉默了一下,这话貌似……
有点耳熟……
当初自己拉退休的吕不韦干事的时候好像也这么说过……
他翻开了《三国志》。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
他沿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着刘备兵败夷陵后的事,说着那个暮年的昭烈帝将自己毕生的梦想和期望托付给诸葛亮的真切。
以当时蜀汉的形势而言,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绝对的烂摊子。
东吴和曹魏都有基本盘,可刘备是真没有……
在他入主益州之前,刘备和他手下的那帮人,基本就是一帮为了自己的理想居无定所的流浪骑士团。
哪怕入主了益州,刘备等人也是外来者。
整个蜀汉集团基本就是靠刘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名声团结在一起的。
刘备死后,蜀汉面对的是外部东吴关系紧张、魏国随时可能进攻、内部派系分裂、境内还有人造反的局面。
加上当时军队精锐都在夷陵打完了,中基层将领几乎损失殆尽,诸葛亮所掌控的中央政权几乎连武力保障都快没了,朝中人心浮动、后主又没有足够威信……
与其说是托孤,还不如说是让诸葛亮帮自己顶起这份原本不属于他的沉重责任。
这样一对真切的君臣情,后世的居然还有阴谋论说:刘备在死前试探诸葛亮、如果他有反心就派出埋伏好的刀斧手干掉他……
还刀斧手,刀斧手都被陆逊打完了好吗?!
真要有刀斧手,估计也会是如同网友玩笑里说的一样:
刘备是埋伏了刀斧手,如果诸葛亮不答应自己的托孤,就让刀斧手出来把刘禅砍死、把黄袍披到诸葛亮身上……
当听到诸葛亮为丞相、武乡侯,又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决断所有国事,而那个后主刘禅只知道给他批条子加上在朝会时给诸葛亮‘嗯嗯嗯后,嬴政的面容都变了一下。
特么的,当初吕不韦掌管政务时,好歹还有些事会问下赵姬,或者有时候需要跟自己说几句表面上的好话。
这诸葛亮权势简直比吕不韦还过分……
“那刘禅不会真如你之前说的《三国演义》里一样,被刘备摔傻了吧?”在李缘喝水的间隙,嬴政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缘看了他一眼。
“刘禅傻不傻我不知道,但待会政哥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这话说得不太好。”
他接着说起了南征之事,随后深吸一口气,念起了读书时那篇让自己恨了一个晚上的文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一旁,嬴政听着这篇出师表,神情恍然。
吕不韦辞相当天,那篇表文……
……
吕府在城外的一处庄园里。
被嬴政莫名想起的吕不韦突然打了两个喷嚏。
揉了揉鼻子,他看着手中这份商行在六国的财务汇总,沉默不语。
赚钱,肯定是赚钱的。
但这里面许多钱赚来的方式或者说条件,估计只有自己的商行能做到。
比如在某地的商铺,除了官府明面上的税以外,有没有官员暗地来敲竹杠?
他吕不韦都要分一点小钱出去打点,如果换做是其他没有背景的小商人……
“商税、三大商行……”
他思考着李缘的动作,试图猜测出后世的商业和税收模式。
加上朝中的一些动作——他在朝中虽无权了、但消息依旧灵通,他脑海里拼凑出了一个大秦未来要做的税收制度。
有些事,官府不好做,政儿不好做。
但自己的商行可以,自己也还活着,自己可以。
“来人,将平儿喊来。”
……
“於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李缘念完这一段,看了嬴政一眼。
自从自己开始念出师表后,嬴政就不说话了,可能,他也想起了什么?
接下来。
时间在李缘的讲述中度过。
从六出岐山,到秋风星落五丈原。
从姜维那看不见希望的北伐,到最后以叛臣身份收场、又带着不甘死于乱军中的临死一搏……
当李缘念完《三国志》又念起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一些情节做补充时,嬴政忽然长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寡人明白他是什么人了。”嬴政沉默了一下:“你曾说只有一个武侯,寡人信了。”
“此人,自他往前不曾有过。”
“之后也没有。”李缘接了一句。
在他之前,人们以周公伊尹为榜样;他之后,人们就改对象了。
而且他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诸葛姓氏的高度,让这整个姓氏几乎都被打上了“智慧”的标签。
上一个有这种能力的叫黄帝、另一个有标签的姓氏叫“轩辕”。
甚至不仅他,蜀汉其他人的也带着几乎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浪漫色彩。
后世有人说是三国演义带火了三国这个大IP,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言论——不是三国演义带火了三国,而是三国这个大IP热度本身就高,所以才在明朝有了《三国演义》。
不然同样是乱世,咋没见明朝人给其他乱世写的小说大火?
而在整个三国人物里,诸葛亮的名声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因为三国结束后,最开始被人们怀念、封神的三国人物就是他,是他在之后的时间里让人们开始谈论起那个并不算美好的时代。
“所以,寡人和他比,其实名声还不如他?”李缘对武侯的高评价,让嬴政都问了句。
“网络时代之前确实是的。”李缘点了点头:“你是功大于过的千古一帝,但他确是一个集智慧忠诚于一身的丞相,没有过的那种。”
“网络时代?有人黑他?”
“就是随着科技发展,人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许多人就出来献丑了。”
后来的网络时代上,很多人黑武侯,那只是一小帮人的哗众取宠罢了——因为他们黑武侯的很多方式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西晋王朝就用过了。
司马炎建立西晋时,摆在他面前第一个难题不是太子选谁、或者怎么攻取吴国——太子可以拖一段时间,攻取天下也不是一时半会,第一个难题是:立国必修史,而修史书该怎么在史书上对待诸葛亮?
司马家要写自家历史,自家爷爷司马懿是重中之重。
可一说到司马懿,诸葛亮又绕不过去。
夸他?
蜀汉一直都以汉朝正统自居,他在时更是给魏国带来了天大的麻烦,夸了他,自己爷爷司马懿怎么写?被他视为乱臣贼子的自家怎么办?
可要是说黑他,那更不行。
他在蜀地极得人心,为了安抚当地人,晋朝不得不对他表达尊敬,忌日祭扫、征召其子孙做官、让蜀汉降官编纂《诸葛亮集》等等行为都是基本操作。
黑了他,光蜀地人心不附就是个大麻烦,更别提之后写自家的创业史了。
人家翻开你家创业史一看,你爷爷被他打成了孙子……
那你这究竟在黑谁?
想到后面司马炎没辙了,按照当时西晋流行的品评方式,在正史上讲述事实、肯定他的功绩,在民间私底下进行曲解、抹黑。
为了北伐进行的集权?
你只是个臣子,你那是内贪专擅!
刘备三顾茅庐请你?
不好意思,在评说里是你自己三次去求刘备,一个靠着口舌之能获得主公信任的幸臣而已!
你被称呼为军事家?
可刘备在时压根没让你独自领军,你的军事家之名也是假的,是你自己不放权给别人强行立的,反正我不认!
你全能?
那是你掌权后不给别人机会让人吹出来的!
病逝五丈原?
那是你得知我皇(司马懿)执掌雍凉、畏惧天威而不战先死!
蜀地人心尽附?
我把李严墓碑搬出来你跟他说。
……
总之,你在史书上有多高尚我不管,但我就是要以庸俗之论来理解你——史书?那是有政治目的的,实际上你是个什么人,我知道……
可紧接着,尴尬的事情就来了。
统一三国后,司马炎开始天天念叨诸葛亮,希望群臣向他看齐……
毕竟这样一个鞠躬尽瘁还智慧忠诚至极的贤臣、但凡脑子没病的皇帝谁不想要?
他甚至公开直言过:若我得到他的辅佐,今天我岂会如此劳累?
可问题在于:
你司马家不是在黑他吗?
一边黑他,一边让我们学他?
学他什么?
学他跟你家说的一样:以臣子身份集权?
所以黑了没多久,到晋惠帝时期,晋朝又不黑他了,转而以《三国志》为标准对他进行全面肯定。
当然,陈寿留的白、晋朝也留了——依旧说他军事不行。
但士林舆论对此已经无感了。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街亭之战后被诸葛亮送去跟马谡一起作伴了,他说诸葛亮军事不行……额,我心里有数……
而且诸葛亮把魏国打得焦头烂额,要是哪个天才军事家说他不行、那我可能也不会说什么,毕竟我也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鄙视诸葛亮军事才华的实力。
可你司马家说他不行?
你开心就好……
到了东晋衣冠南渡后,原本只是在蜀地被怀念的诸葛亮,彻底成为了整个华夏大地所有汉族人民心中的神!
他执掌蜀地,让一方百姓安康无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