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483章 父皇,我也是永远向着你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朝初年,各地自用的税收,往往是五分之一,有些偏远地方甚至达到四分之一以上。

    供地方官府行政开支,维持治安、教育等公共服务。

    财政活动的环节越多,损耗就越多。

    所以老朱总觉得官员俸禄也不低啊,就是晓得他们有合理甚至合法的灰色收入。

    虽然不是所有官都能有,但有一部分人是有的。

    朱元璋听了群臣的发言,点了点头,却并不表态,摆手,示意他们接着说。

    众臣面面相觑,有许多人望向八风不动的陆知白。

    他们的目光中,情绪极为复杂。

    有的人佩服他,年纪轻轻,就能有这般政绩,确实是罕见的人才。

    也有人含着警惕与戒备,觉得此子有些说不出的可怕。

    还有人,则是皱着眉头……

    静默了一阵子。

    一名御史出列进谏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广智侯在栖霞的权力,不合礼法!

    此前臣听闻,栖霞民间议论,认为他的封地太小了,若是再大些就好了。

    此等言论,实在是不能细思……长此以往,恐生祸患啊!”

    这番话一出,许多大臣都震惊了。

    他们又低声细语起来,纷纷点头。

    陆知白仍是神色平静,只望着朱元璋。

    老朱呵呵两声,意味深长的笑了,眼睛弯弯的,令人捉摸不透。

    朱元璋瞥了陆知白一眼,见他神色从容,便没有理会,开口道:

    “好啦,咱来说说吧,为啥栖霞能有成效,而其他地方,只求个稳妥不出错?”

    他治天下这么久,自是对下面人的心思了如指掌,洞若观火,笑道:

    “钱粮都是次要的!栖霞的钱粮,也是收税收上来的,可从国库拨过一文没有?

    即便按例上缴国库,余下的也能成就诸多大事。

    为什么其他地方,收不上这般多税?缘由你们当真不知?!”

    朱元璋连声诘问,仿若雷霆万钧,令有些官员仿若霜打的茄子,不敢抬头。

    老朱哼笑一声,挑眉道:

    “依咱看,俗语云‘因人成事,做成事的关键,终究在人。

    栖霞乃封地,自有封地便利。他不惧来年被调任,故而能全力施为。

    某些人,却不想在地方久待,不愿意下苦功夫,敷衍了事!

    若耗个三年五载干事,生怕出成果时,已被调离,被继任者摘了桃子!”

    大殿内仿若死寂,鸦雀无声。

    陆知白都微微垂了眼。

    这现象确实存在,甚至到后世都不少见。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领导一个样……

    不过,越是有统一的集体目标和思想、自上而下的领导,越能尽量减轻领导层变动带来的影响。

    朱元璋高高挑着眉,神色又严肃起来,说:

    “有的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学都学不好!还不是因为私心大于公心,做事没有尽力做到最好!

    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官位,混个政绩就好,全然不顾当地前途、国家兴衰!”

    底下许多大臣,脸色已经有些垮了。

    陆知白微微抬眸,给朱标使眼色。

    朱标终于看到之后,略作思索,拱手道:

    “父皇!儿臣以为,我大明,还是有许多能人志士,为国呕心沥血的!

    他们也是恪尽职守,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栖霞这般耀眼……”

    朱元璋点点头,一摆手说:

    “咱当然晓得,天底下有好官、能官。

    但咱说的就是那些坏官、庸官,甚至是贪官!”

    说着,又叹气道:

    “可惜这份报告,实在太长了,无法发行邸报……

    这样吧,叫礼部印发下去,和那什么,《参考消息》!

    一道的,叫各级地方官吏,好好学着点!”

    一些大臣暗暗松了口气,这番骂人,应该是告一段落了。

    于是他们拱手高呼道:“陛下圣明!”

    朱元璋又哼了一声,不理他们,看向刚才质疑的御史,说:

    “段辰,你是御史,刚才说的,是你职责所在。

    不过,咱告诉你,是咱让驸马在栖霞探索新的治国方略,就像试验田。

    你种过番薯没有?晓不晓得,最开始是在一块好田里试验的?好田才能长出好苗子,大果子,才能种到其他地方去!”

    段辰听了,只好点头道:“臣明白了……”

    朱元璋目光缓缓扫过群臣,说:

    “驸马各项大事都有向咱汇报,咱心里有数。

    各位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学习栖霞的经验,增加才干吧!”

    闻言,又有些人羞愧得低下了头。

    朱元璋摆手说:“今儿个就议到这里!”

    他向陆知白看了一眼。

    退了朝。

    陆知白便与朱标同行,去武英殿找老朱。

    到的时候。

    朱元璋已经端了杯茶在喝着。

    见了陆知白,他笑道:

    “怎么,今天这般夸赞你,你还不开心了?”

    陆知白原本神色平静,微带严肃,此时却多了几分凝重与伤感。

    他神色间难掩落寞,叹了口气说:

    “儿臣也不掩饰了……实在是,方才那御史所说,真是诛心之言啊!

    儿臣不过是想让一方百姓过上好日子,从未有过半点僭越之心,就像一个种树老农,只盼开花结果罢了……”

    朱元璋听得他的比喻,望着他年轻的面容,不由得哈哈大笑。

    而后,拍着他的肩膀说:

    “不要往心里去,御史嘛,就是干这个的!咱始终相信你。”

    朱标也道:

    “驸马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底下人虽会捕风捉影,但你身正不怕影子斜。”

    陆知白点了点头,却又叹气,抬起漆黑的眼睛,望着朱元璋说:

    “可是……儿臣想到了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便是因为宋神宗后来摇摆不定……”

    “咱们这虽不是变法,却也会让许多人不安……”

    他顿了顿,又神情哀戚地说:

    “父皇若是哪天心血来潮,被那群人说动了……那儿臣……大概,也只有去死了……”

    朱元璋的神色,也前所未有的凝重,握着陆知白的手说:

    “在你心里,咱是三岁孩子不成?国家大事,岂同儿戏?

    只要你保持正道,咱会始终支持你!”

    朱标也是表态道:

    “驸马,你一心为君为国为民,品行高尚足称表率,况且是自家人,父皇又是明君,怎会弃你于不顾呢?”

    朱元璋急吼吼的道:

    “咱给你什么待遇,你也晓得吧。倭国那金银,咱都给你一份了!把你的心放肚里!”

    陆知白便转忧为喜说:“父皇,我也是永远向着你的……”

    至少现在,他必须得相信朱元璋父子。

    比起地主士绅,他们才是同船渡客。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