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 > 第182章 有想调的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向东他们手里已经有了一套356团的待遇方案,待遇给提高了一大截的。

    这是应该的,无论什么地方,人才都是受到重视。

    可姜山的这个计划里面涉及的东西,还是比他们设想的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就凭这一点,姜山就给这些人亮了一次剑。

    他在这个位置上,就得敢想敢干,创新与务实并存,并很好的共存。

    他的思想和行动都要走在前头,主动寻求突破,而不是被动的被时代的潮流推着往前走。

    可大家还是不能同意姜山的要求,陈向东引导着一个个来讨论。

    “我不同意,他的根据是什么?”

    “是所有的都不同意吗?”

    “那倒不是,野战医院我同意。”

    “关于野战医院是所有的都同意吗?”

    ……

    经过激烈的讨论,算是基本上同意了,调人调设备。

    训练强度增大,后勤必须要有保障,而医疗是跟战士们生命息息相关的。

    这一点大方向不会卡,就是一些细节。

    按姜山的这个要求,要调专家过来,这就有点不好办。

    “随军这块呢?”

    这块的反对声音更大。

    “我们当然也希望战士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可一个团的家属安置是不可能的。”

    客观条件不允许,简直是做梦。

    就好像是所有当兵的都要拖家带口,异想天开。

    “不是一起,是分批。而且这里也分析了具体的情况,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人。”

    “那也不行,不能开这个先例。”

    “不能一刀切,356团本身就是先例,姜山本身就是一个特例。”

    “那356团就是一个无底洞。”

    ……

    都跟钱有关,扩建家属院要买砖瓦水泥石灰吧,所有相关的后勤和训练都离不开钱。

    陈向东不愿意因为钱否决这些提议,你可以是因为别的,但别因为钱。

    “先不说钱,就说事情本事。”

    “不提钱,这事也坏规矩。”

    “我觉得这事可以操作一下,毕竟按照事先的规划,356团最普通的战士也是要服役多年的。”

    “那也要确定真能服役多年之后再实施,而不是一开始什么还不明朗的时候提这个。”

    “这个道理姜山不可能不懂,那他提出的理由是什么?”

    ……

    这帮人溜溜的讨论了一天,各种细节,反对的支持的声音,真正的做到了畅所欲言,说话都很直。

    讨论到深夜,第二天上午姜山就被从训练场上拉了下来。

    一对多,会议室里姜山自己孤零零的坐在一侧。

    现在的工作流程就是训练姜山不需要得到批准,可以完全自己做主。

    其他的就是他提出来,先经过陈向东领导的这个工作组,过了这一关直接上报军区。

    不过上报军区的文件里头,假如工作组和姜山意见有分歧,都会如实说明。

    就是无论工作组同不同意姜山的一些提议,能保证姜山的所有决定上面都能看到。

    不会因为工作组不同意就被拦截下来。

    工作组的指导思想是帮助356团,国家投入大量的金钱和资源,建立这支特殊的部队。

    随着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工作组的人员随时调换和补充。

    就是这儿需要啥,就会来专业对口的人。

    姜山一进来,关上门,屋里就充斥着一股强烈的,因为出太多汗水不太好闻的味道。

    他五点起来,带着童子军练到大部队出操,早饭后又跟着训练,身上的汗都没停过。

    对于姜山现在紧跟训练的行为,工作组也有两个不同的声音。

    一种认为,团长的工作并不是自己非得跟训练了,觉得他因为训练会耽误其他本职工作。

    另一种则认为,因为356兵力的特殊性,手下将来都是尖兵,他的训练还真是必须的,不然怎么服众。

    工作组的内部讨论,都是绝对保密的,姜山并不知道。

    被汗水湿透的训练服贴合在身上,姜山健壮的身材显露出来。

    他这种身材,在三营不算稀罕的了。不像前几年了。

    严肃的脸庞,坚毅的眼神,姜山往那一坐,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陈向东把手里的蒲扇扔过去,“不用这么严肃啊,开始吧。”

    行吧,领导都这样说了,姜山扇了两下,这屋子里挺闷热。

    关于随军的问题,工作组的意见是,“随军问题急不来,要一步步来。”

    姜山点头,“当然是一步步来,分批。等批复下来,我这边才能进行下一步,调人。”

    “什么意思?第一批随军名单你打算给谁?”

    姜山都考虑过了,“三营占一部分名额,其余给调过来的人。”

    “刚调来的兵?”

    “不是。”

    这些人还要经过考核,要确定留下才会安排家属随军。

    还没调来的人就先考虑家属随军?

    “调来的人不用考虑,太早了,以后再说。”

    陈向东插了句,“什么人?”

    姜山轻轻的吐出了一个名字,“齐松他们。”

    其他人莫名的看着这俩人,这是谁啊,陈向东认识?

    陈向东已经明白姜山要干啥了,他从一营和二营调了几个兵去三营,那几个人他并不陌生。

    两人下面的对话很简短,其他人听的云里雾里的。

    “全部?”

    “不是。”

    姜山需要从陈向东手里拿到名单,联系对方单位出调令之前,他会先联系本人确认个人意愿。

    像齐松他们去了军校学习,在部队的发展有升职潜力的,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人家本来就发展的很好,不用他多此一举。

    可还有一些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兵,据他所知都有退了的。

    他问一嘴,愿意来他欢迎,不愿意也不强求,人各有志。

    跟调过来的兵并不冲突,跟新来的这些兵,他们可一点也不逊色。

    当初是陈向东亲自选人的,他最了解。

    姜山打量陈向东的脸色,觉得有点怪异,眼神也隐藏着什么。

    陈向东是难受,经过他手选拔培训执行任务的人,姜山那一批只是其中一批。

    好几年过去了,姜山还想着他们。

    而他羞愧,跟姜山一比,他太残酷不近人情。

    选人的时候,他首选的都是新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些执行过特殊任务九死一生的兄弟们。

    陈向东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好,第一批名单里我加一批人。”

    这俩人跟打哑谜似的就把这事定了……

    讨论到后面的事情,姜山以一人之力丝毫不落下风。

    工作组见识了,小看他了,这人还真是能文能武。喜欢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