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69章 准备出发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只知道贪图享乐,却连这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

    李恪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本大王的锦衣卫,可不是什么乌合之众都能进的。不仅要有武艺,更要有品德和见识。”

    人群中开始有人露出羞愧之色,也有人仍心有不甘,小声嘀咕着

    “可这和进锦衣卫有什么关系,我们来是为了效力,又不是论道。”

    李安静冷哼一声,不等李恪反驳,他就先说:

    “连天地阴阳、男女平等的道理都不明白,还谈什么效力?

    锦衣卫要维护大唐的安宁,守护百姓,若心中只有狭隘偏见,如何担此重任?”

    李恪又补了一句:

    “别以为本大王不知道!

    你们都是根本不是给本大王效力来的!

    都是贪图本大王的宝刀来的!

    呸!恶心!”

    这些富家子弟,被李恪点出目的来,脸上也有不少尴尬之色。

    锦衣卫都成立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见你们来蜀王求个职位,反倒是一听说本大王有宝刀,全跑来了。

    这时,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恭敬地向李恪行了一礼,说道:

    “殿下所言极是,我等受教了。

    只是我等真心向往加入锦衣卫,还望殿下能给个机会,让我们证明自己并非只图宝刀。”

    李恪打量了他一番,微微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我叫杜爱同,家父是兵部侍郎杜如晦。”

    年轻人不卑不亢地回答。

    “好,杜爱同,既然你有这份心,那本大王就给你们一个机会。”

    李恪目光扫过众人,又指着苏敏。

    “你们跟着她,她会带你们去考核,合格的才能当锦衣卫!”

    苏敏不解的看着自家殿下:

    “殿下,怎么考核?”

    “之前怎么选的锦衣卫,就让他们怎么选。”

    之前选锦衣卫,其实就是把一块大石头,从一个坑搬到另一个坑。

    李恪当时就是想找几个孔武有力保护一下自己而已,根本没想那么多。

    李恪也没想到,那么大一块石头,按理说不应该那么快就招满三百人的,结果几天就招满了。

    李恪的这个选拔考试,其实把李世民都整破防了。

    因为李世民想着,给李恪安插三百名军中的好手,全是武艺高强。

    结果逆子选人是按照大力士来的,根本不考什么武艺。

    学武的和力气大的是两个概念,虽然都是身体强壮之人,但是他们发力的不同,锻炼的身体部位也不同。

    练一辈子武的人,有一天去种地也会累的够呛。

    李世民派来的,全是军队中的人,这些人各有所长,分工不同,没办法和那些大力士比。

    李恪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反而把李世民派来的人又筛选了一遍。

    武艺高强的全没要,被挑选出来的全是孔武有力,肌肉发达,浑身的腱子肉都壮的不得了。

    果不其然,这些富家子弟没一个通过的,除了程处亮和温碧玉两个开后门的,其余的都走了。

    程处亮不用多说,他爹对李恪不错,是给他爹面子。

    温碧玉也是看在温大雅的面子上,这才收下。

    李恪也没打算带着两人南下,倒是把两人留在王府一个帮着王春花照看蜀王府,一个帮着王铁蛋照看城外的庄园和厂区建设。

    李安静也被留下,帮忙看着封地。

    尉迟宝琳看着朱雀大街。

    其余锦衣卫全被带走,保护李恪大王南下。

    李恪大王还是更相信自己的护卫,毕竟才当了半年的亲王,不能去一趟南面,就被人谋杀了。

    他的先生魏征,不就因为去山南道被刺杀了。

    自从李恪的王府就安排的差不多了。

    李恪大王的王府官员如下。

    从三品傅:魏征(李恪大王的先生)

    正五品上谘议参军:李安静(李恪大王的军师)

    从四品上长史:昏君阿耶还没给李恪派(李恪大王的副手)

    从四品下司马:王春花(李恪大王的管家)

    正六品上属:王铁蛋(李恪大王的二号管家)

    从六品上主簿:青衣(李恪大王的教令监督者)

    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赵宇(李恪大王的账房先生)

    正七品上,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华家七兄弟(李恪大王的产业管理者)

    从八品行参军:尉迟宝琳(李恪大王的王府监督者)

    从八品下典签:苏敏(李恪大王的信使)

    按照李恪大王的王府品级是这么排,但其实拿的钱都是一样的,每人每月都是一贯钱。

    但其实,青衣、苏敏、华老三在锦衣卫又都各自统领一百人,兼任这李恪的护卫工作。

    三人虽然王府品级低,但又是李恪大王心腹中的心腹。

    这里面最累的其实李安静,除了担任李恪的军师,还别的都归他兼任。

    什么王府祭酒啊、王府文学啊、王府陪读啊、王府规劝、王府记室参军事。

    因为李恪大王的书法写的也很烂,他还兼任着李恪大王的代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过去五天。

    李恪也终于要启程,离开长安南下。

    一大早,杨妃娘娘就把李恪叫醒,三令五申不要去危险的地方玩,不要丢下护卫,不要在外面乱吃东西,不要在外面跟陌生人搭讪......

    又让白云和杨马各自背一大包东西,全是杨妃娘娘准备的,李恪从小就爱吃的好东西。

    儿行千里母担忧,哪怕李恪大王身边跟着上千人,沿途还有当地军队保护。

    李世民也早早的给李恪送来,专门给李恪打造的锦衣卫鱼符,从此开始,李恪就是真正的“大唐第十三卫大将军”。

    李承乾也给李恪送来了一面大旗,上写着:

    “检校御史、扬州大都督、锦衣卫大将军、李恪大王。”

    李恪喜欢的不得了,这多拉风啊!

    李世民却鄙夷的不得了,没见过这么装逼的,把全部官职称号都写在上面。

    其实李世民也给李恪准备了相对应的旗帜,这些都是李恪的官职,也是身份,当然不能少。

    就是不如李承乾这个夸张,是一个官职一面旗帜。

    这在大唐根本不稀奇,这叫告民旗,就是告诉百姓是谁,赶紧让开别挡路,是专门走在前面的“引路队”

    长孙皇后也给李恪准备一些衣物,让李恪拿着在路上天冷了加衣服。

    长孙皇后这是经验,小时候她就是被兄长在冰天雪地赶出家门,从此她对出远门最深的印象就是冷!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