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287章 我花你的钱天经地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德在门外听到李恪大骂不好的时候,心想蜀王殿下和陛下比,还是嫩了点。

    但是后来听到蜀王殿下说的,打死他都不愿意。

    王德赶紧吩咐站岗的禁卫军,快去太医署请太医来。

    万一这次陛下又怒气上头,也好马上医治。

    李恪和李世民跑了许久,两人都累了,就绕着一个柱子来回跳。

    李世民拿着马鞭威胁李恪:

    “打了户部的官员!这事朕不和你计较。

    你贪污了朕的钱!朕不仅不要回来,你还不知好歹!”

    李恪啐了一口痰回去:

    “呸!你才是最大的贪官!七成的利!想让我给你打工就直说!”

    “那好,朕就是让你打工!”

    “不要脸!你还是不是个皇帝了!”

    “朕现在不是皇帝!是你父亲!父亲打儿子天经地义!”

    “那儿子花老子的钱,也是天经地义!

    哎~打不着,略略略~”

    “吱丫~”

    显德殿的门轻轻打开了一个门缝,李恪看准时机,大步跑向门,一把拉开大门。

    一个箭步就跑出门,而打开门的王德摔了一跤。

    他刚刚听动静小了,以为完事了,想开门看看事情闹的大不大,结果一下放跑了李恪。

    “吃屁去吧你!想要我的钱!等我死了再说了!”

    李世民只能站在门口,看着逆子越来越远的背影,随即大喊:

    “逆子!你不仁别怪朕不义了!”

    李恪一边跑,还不忘回头挑衅李世民。

    “昏君!你有什么本事就放马过来吧!”

    李恪一路跑出东宫大门,这才停下来。

    而蜀王又被陛下教训的事情,也让皇城的一些新人看不懂。

    绛州刺史薛世良,莱州刺史牛方裕,两人在吏部听说了这事都大为吃惊。

    因为他们虽然在隋朝也见过太子和皇帝闹别扭的,但没见皇帝打皇子的。

    更没见过,皇帝打皇子,皇子还敢跑的。

    两人本来早就该离开长安,前往自己所在的州任职才对。

    但因为听了别人的建议后,还是决定先留下来,看看能不能在朝廷中央找个好职务。

    地方刺史分上中下三等,分别是根据地域大小,纳税的多少,以及战略地位。

    所以刺史的品级也分:

    上州刺史:从三品。

    中州刺史:正四品上。

    下州刺史:正四品下。

    像江南道等地方,因为水域充足,汉末开始的汉人大规模南迁。

    让江南道不仅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且战乱比较少,没被胡人嚯嚯等因素,当地的州大多是上等州,以及中等州。

    而北方,尤其是中原,河北道,河南道,这些地方没几个上等州,大多是中等州以及下等州。

    两人分别都是下等州的刺史,属于正四品下。

    在朝廷中央,就是侍郎级别。

    两人就想,与其去那些地方,不如在中央,好歹距离权力中心近,升官的机会也多。

    但想留下来,也得看人脉,看功劳。

    两人都是前隋将领,宇文化及建立的“许国”降将,离开长安十几年,早就没人脉了。

    在长安到处托关系,跑了半个月也没人搭理两人。

    当两人回到元家,就把皇上教训蜀王的事情告诉了元礼。

    他们想问问元礼这里面的事情。

    他们之所以来问元礼,就是因为元家本来就是长安的京兆大族。

    元礼的父亲曾经还当过京兆少尹,参与过李渊建唐之初不少政治事件。

    当初,宇文化及就是在,薛世良、牛方裕、唐奉义、元礼四人的帮助下,这才杀了隋炀帝。

    后来宇文化及被剿灭,四人中,前三人都被发配到了地方上。

    只有元礼,在自己父亲的运作下,得以回到长安,并且还在大唐十二卫里,担任着将领的职务。

    元礼前不久,还参与了梁师都之战,升任为左卫中郎将。

    就是元礼劝两人别去地方任职,如今的大唐,政治波云诡谲的时候,大量官员被裁减。

    两人在来到长安后,也打听到一些消息,知道这来势汹汹的官员裁减。

    可以说,如果不是官员裁减,李世民不打算再继续多任命官员,也不会让他们这些,刺史的副手别驾顶替刺史的位置。

    但两人也有所疑问,现在陛下正裁减中央官员,怎么会愿意再增加人员呢?

    两人不懂,但是元礼懂,他家就是政治世家,最关心朝廷的事情。

    元礼的父亲看出,这是皇上为了打压老臣以及旧臣,上任自己人使用的手段。

    不然,像什么李寿,不也因为捐钱有功,留在长安,还从县公,升回了郡王。

    前不久,还破格直接任命,举子张路做了主事。

    所以,元礼建议两人,学李寿为陛下赚钱。

    如今,谁都知道朝廷缺钱,只要你能给朝廷赚钱,陛下就会重用谁。

    第二天,一道诏书再次说明了元礼的猜想,任命户部主事张路,升任为金部司员外郎!主管长安东西市场。

    薛世良和牛芳裕两人,这下更相信元礼的话了。

    因为公布出来的诏书上说,张路给陛下出主意,能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张路自从被李恪打了一顿,就被户部尚书故意冷落起来。

    按照户部尚书裴矩的想法,是想等这事过去了,再让张路做事,免得又去惹李恪。

    但张路以为,是户部尚书觉得自己不向他坦白,觉得自己不是户部的人,这才冷落自己。

    这就是两人的立场不同,以及信息差导致的。

    但张路想的没错,如果张路说,自己是吴王安排进来对付蜀王的,裴矩肯定不用他。

    他裴矩从隋朝开始就当官,能在唐朝当上尚书,靠的就是不参与政治。

    谁来当皇帝都跟我没关系,我只是个干活的。

    如果裴矩知道,自己因为袒护了张路,而得罪不少人,他肯定恨死张路。

    张路过后心想,既然我当初是陛下点的官,现在想继续当官,就还得是靠陛下。

    张路在金部司这么久,不是什么都不干。

    金部司管着洛阳和长安的市场,对于市场价格都有记录。

    张路发现,现在的铁矿价格一直在涨价,导致金部司负责采购的另一个员外郎,一直抱怨价格太高。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