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267章 小人张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王府内环境清幽雅致,处处彰显着皇家贵胄的不凡气度。

    踏入王府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前庭,地面由平整的青石铺就,一尘不染。

    前庭两侧,对称分布着几间厢房,雕梁画栋,门窗上的雕花精美绝伦,刻着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图案,无不栩栩如生。

    沿着前庭向后走去,便是王府的正厅,正厅高大宽敞,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正厅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金匾,上书

    “承运堂”

    三个大字,笔法刚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如果李恪在这里,肯定会羡慕这里的一切,相比自己的那个,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也正是为什么长安贵族都会说蜀王府最寒酸,因为蜀王府本来也该这样的。

    是李世民当初随便找了个地方,就是拿来糊弄李恪的。

    司马向吴王回禀:

    “殿下,张举子来了。”

    吴王点点头,接着张举子就跪地给吴王磕头行礼。

    这时候的科举才兴起,还没后世的那么高身份,举子更别说可以见官不用跪了。

    吴王盯着张举子看了看,这才问:

    “你叫什么名字?”

    张举子恭敬的回答:

    “小人姓张,名路。”

    “张路,这个名字不错。”

    其实吴王根本不懂什么好不好,就是说点好听的话拉拢拉拢张路。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张路还当真了,连忙感谢吴王。

    吴王不想继续这个聊下去,直接就问:

    “听说蜀王强买强卖你家房子?”

    “是的殿下,我们当初不愿意卖,但没办法,我们只是一介小民,惹不起蜀王。”

    吴王很满意,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吴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缓缓说道:

    “本王定会为你主持公道,蜀王如此行径,实在有失皇家颜面。

    张路,你可愿为本王出一份力,揭露蜀王的恶行?”

    张路心中一喜,连忙叩头道:

    “小人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只要能让蜀王得到应有的惩罚,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王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身旁的司马说:

    “去,把钱长史叫来。”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矮胖、满脸油光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厅内,见到吴王,立刻恭敬地行礼。

    吴王对钱管事吩咐道:

    “人交给你了,你好好带着。”

    钱管事点头哈腰地应下,随后带着张路退了出去。

    这时吴王看向司马:

    “司马,这个长史还不知可靠不可靠,毕竟他是当今皇上派来的......”

    司马明白吴王的担心,神秘的笑了笑说:

    “殿下,这不正好试试他对您是不是忠心嘛。”

    “可如果他把这事告诉皇上怎么办?”

    “那也跟您没关系啊,您可什么都没说。”

    吴王想想也是,自己只是把人交给了他,并没有说什么,就是出了什么事情也赖不到自己身上。

    自从上次李孝常谋反后,李世民就给全部的封王都下派了一个长史,说是用来规劝这些王爷们的行为,以免造成李孝常这样的事情。

    六月二十日,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洒在光洁的地面上。

    今天,李世民终于空出时间来召见新晋的百名刺史。

    一众刺史身着崭新的官服,神色恭敬又略带紧张地站在殿中。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

    “朕擢升你们为刺史,实是看重你们的才德,望你们能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

    一位年轻的刺史率先出列,跪地行礼后说道:

    “陛下圣恩,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微微点头,面色稍缓,说道:

    “如今我大唐初兴,百废待兴,地方治理至关重要。

    你们身处一方,要时刻心系百姓,清正廉洁,切勿贪污腐败,鱼肉百姓。”

    另一位年长些的刺史赶忙回应:

    “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臣定会以身作则,整顿吏治,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李世民目光如炬,盯着众人,严肃地说:

    “你们各自所在的州,官员与当地豪绅勾结,谎报灾情。

    你们若到任后,必须先解决这事,日后再发现此类行径,定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刺史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命。”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接着说道:

    “如今,中原大地全部收归一统,正是百废待兴的日子。

    朕知治理地方不易,你们若有难处,可如实上奏,朕自会酌情考量。

    但切不可借此为由,行懈怠之事。”

    这时,一位刺史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渐趋稳定,但仍有周边势力觊觎,不知地方在防御上,该如何布局?”

    李世民看向这个说话的刺史问:

    “你是哪个州的刺史?”

    那人恭敬回话:

    “臣正是新收复的朔州刺史。”

    李世民点点头,明白这是担心他边上的突厥。

    因为原本就是朔方的梁师都,夹在大唐和突厥中间。

    如今朔方都是大唐的土地了,那朔州就直接和突厥接壤,他这么问也是正事。

    关于这事,李世民和杜如晦早就商量过。

    李世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朔州的城防,你就别担心了,你到任上之后,首先是要先安抚百姓,整理户籍,赋税。

    到时候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会安排,你朔州负责一部分的军队补给......”

    李世民说完一大堆的部署和后续规划,但没说自己准备对突厥用兵的事情。

    因为现在还是存在于李世民的计划里,还没正式公布。

    但如果李世民决定了,那朔方就会成为一线。

    李世民和这些刺史谈了一上午,吃完午饭后,尚书左丞房玄龄送来一份奏书。

    “陛下,这是这次科举,先考完的举子中榜名单,您以为何时开始殿试的好?”

    李世民:

    “下午吧,正好上午是见的新刺史们,这些都是大唐未来的顶梁柱,要见就一起见。”

    房玄龄是想说点什么的,因为这次中榜的人数很多,以往才两百人,这次是四百人。

    殿试就是看看你们能分到六部的什么衙门去,所以也是得考试。

    这一下午能考的完吗?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