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245章 裴寂的功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不见张贺参与朝会的交流,哪怕是朝会大乱斗,他也是躲得远远的,不和朝臣打架。

    李世民奇怪张贺这人,往常也不结交党羽,怎么今天为别人求情了?

    “说,你想怎么求情?”李世民问道。

    “陛下,臣请陛下看在裴寂已年老的份上,让他留在长安养老。

    流放之路,路途遥远,颠簸劳顿,实在是让他受苦。

    况且他如今已被免去爵位,没了生计来源

    。”

    李世民听后,觉得这话在理。裴寂都六十多岁的人了,也没几年活头了。

    这时有官员站出来,此人乃是门下侍郎,兼谏议大夫王?。

    他清了清嗓子,神色凝重地说道:

    “陛下,臣亦认为张侍中的提议颇有道理。

    裴寂虽犯下大错,但他早年追随高祖皇帝,为大唐的建立也立下过汗马功劳。

    如今若将其全家流放交州,路途遥远且环境恶劣,恐怕裴寂难以承受这般折腾,未到流放之地便可能命丧途中。

    如此一来,陛下或会落得个不念旧臣功劳的名声,于陛下的圣德恐有损伤。”

    李世民听了,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王?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大业十三年,晋阳起兵时。

    裴寂进献宫女五百人,并将晋阳宫所藏的九万斛米粮、五万段杂彩和四十万具铠甲全部提供给大军使用。

    为李渊起兵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基础,解决了军队的粮草、装备等问题

    李世民欲起兵反隋,但不敢对李渊直言。

    于是结交裴寂,让他在与李渊宴饮时,趁酒酣之际将李世民欲起事反隋之事和盘托出。

    并分析天下形势,认为李渊举兵反隋一定能够成功,最终成功劝说李渊同意起事。

    而且还参与编撰了《武德律》《武德式》《武德令》等法律。

    李渊称帝建唐之后,裴寂因功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宰相

    最主要的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内斗里,裴寂是明确站李世民这边的。

    当初还帮李建成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坏,都是裴寂帮着李世民说了不少好话,

    可这裴寂不知怎么的,这两年明显有点跟着自己这个新皇帝对着干的意思。

    尤其是,裴寂上次还直接亲自出面逼宫李世民,李世民在那之前,一直以为裴寂是支持自己的。

    这其实不矛盾,裴寂当初支持还是秦王的李世民。

    完全是因为,他想支持李世民当太子,然后和平过渡。

    但是李世民打了个措手不及,玄武门之变都没通知一声,这明显不把他当自己人。

    而且李世民登基之后,做的事情都不可避免的伤害到裴寂的党羽。

    房玄龄清除的不少官员里,也有裴寂培养起来的门生弟子。

    这就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夜,两人劝李世民立刻动手的原因一样。

    哪怕你不想这么干,哪怕你犹豫,但是跟在你身后的势力也不会允许你退后和犹豫。

    裴寂是第一任丞相,也是李渊老臣们认可的首领。

    即使裴寂曾经对李世民有好感,现在也不得不为了他们努力。

    而且,裴寂曾经支持李世民,并不代表现在不能反对李世民。

    比如,长孙无忌兄妹,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些都是李世民的核心人,他们既被李世民信任,也绝对不会背叛李世民。

    但像裴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的就是非核心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当初都是被李世民拿着刀逼着参加。

    裴寂曾经也只是看好李世民,并不是会为李世民去拼命。

    魏征更不用说,他换了五六个老大,只要被抓就投降,甚至两次差点弄死李世民。

    这个世界,分自己人,敌人,犹豫的中间派。

    像裴寂这样的人就是犹豫的中间派,他们是谁赢帮谁,谁给的多帮谁。

    哪怕现在有人谋反成了新皇帝,这些人依然活的好好的,只要还是委以重任依然会老老实实办事。

    这没有任何的错,成年人的世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李世民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杀兄逼父,拉拢中间派。

    他们只是根据利益的大小出力而已,根本就是你情我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板压榨员工,使劲加班反而生意越做越差。

    这地方也不是我的,你加活不加钱,我凭什么为你卖力。

    李世民登基后,大赏大封自己的那些功臣,唯独没管裴寂,裴寂也没出力。

    曾经有李建成那样的大敌,支持李世民的人还会聚拢在一起。

    如今大敌没了,那么李世民这一派也就分化出各个小派系。

    裴寂的背叛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即使这样,李世民也不好处理裴寂。

    伤害功臣的事情,他不好办,当初李孝常都是因为谋反才杀的。

    如今裴寂的罪名还是小了点,属于李世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房玄龄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裴寂之罪不可不罚,但其过往功绩亦不可全然抹杀。

    臣以为,可将其流放之地改为离长安稍近的州县,既能彰显陛下的惩处之意,又能顾念其年老体衰。

    如此,既能维护朝廷律法的威严,又可体现陛下的仁慈宽厚。”

    世民听了房玄龄的建议,心中暗暗点头。

    近臣就是近臣,李世民对房玄龄这么好,房玄龄当然也不会辜负了李世民。

    毕竟自己都被封了国公,肯定得卖力的为陛下着想。

    他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

    “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略作思索,答道:

    “陛下,房大人所言甚是。裴寂罪有应得,但念其旧功,从轻发落亦无不可。

    只是需让他明白,朝廷律法不容践踏,今后不可再有不轨之举。”

    李世民又将目光投向朝堂上的其他官员,问道:

    “诸位爱卿,还有何见解?”

    众官员纷纷表态,大多赞同房玄龄的提议。

    众官员纷纷表态,大多赞同房玄龄的提议。

    李世民见此,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既如此,便依房爱卿所言。免去裴寂魏国公爵位,将其全家流放至离长安较近的巴州。望裴寂能在流放之地好好反省,改过自新。”

    “陛下圣明!”

    众官员齐声高呼。

    可是门外又响起了不和谐的声音。

    “哎呦!我这背啊!疼死了。”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