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 第387章 原来是江家的小子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邵明和沐子易舅甥两个榜上有名,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另外两个落榜,那也没办法,科举这条路,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回到租住的院子,报喜的衙役拿着喜钱已经离开了。

    “爹,我,我……”

    “爹知道,邵明辛苦了!”

    江书韵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已经和自己一般高了,是个大小伙子了。

    “姐夫,谢谢!”

    “子易,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子林,子宇,你们也别气馁,科举这条路,总有各种可能。”

    江书韵也不好说太多,邵明一路走来,看着一帆风顺。

    可是,这孩子付出的努力,其他人又能体会多少。

    “二哥,我们明白。邵明和子易能榜上有名,这是值得的庆贺的。”

    周子林没有不舒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何况,读书,也有天赋的区别。

    “不着急庆贺,邵明和子易准备殿试。子林和子宇,这几天天气回暖了,你俩可以结伴溜达溜达。

    京城周围,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的。

    有时候,看着不同的景物,一瞬间,你们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江书韵前世游历名川大山,也是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的。

    “周家姐夫,我第一次来京城,咱们结伴四处看看,和家乡有什么不同。”

    “行,我之前考完哪也没去,稀里糊涂的就回去了。”

    周子林觉得自己心态不好,错过了很多东西。

    几个人都安排好了,其他人就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邵明和沐子易为殿试做准备。

    顾家还派了人过来,帮着讲解殿试的一些规矩,避讳。

    江书韵心里挺犯嘀咕的,顾家,对他们是不是照顾的太多了。

    这是看在山长和顾峥的面子,让他又一次感谢山长和顾峥。

    想着,回去以后,让以安把珍藏的好酒再送一点给山长。

    至于顾峥,他都快成他家的一份子了,吃穿用度和邵明他们没有区别。

    江书韵怎么也不会想到,顾峥那小子的野心。

    周子林和沐子宇,带着各自的书童,还有江家的护卫,在京城各处游览。

    偶尔还在外住宿几天,回来把自己的见闻汇成文字。

    很快,殿试的时间到了。

    邵明他们跟着流程走一圈,最后进了准备好的殿堂,准备做文章。

    殿试的时候,景宏帝带着黄公公一起过来的。

    四十出头的景宏帝步伐矫健,年轻的时候,也在军队历练过。

    放眼望去,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都是苦读多年的学子。

    这些人,以后,可能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也可能成为阶下囚,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不过,这一群人中,最醒目的还是最年轻的那个少年人。

    景宏帝走到邵明身边站住,看着少年字迹工整,馆阁体有着自己的特点,隐隐可见。

    邵明知道站在自己身边的是当今圣上,那明黄色太明显。

    心里有一瞬间的紧张,最后稳住了。

    景宏帝看了一会,就离开了。

    黄公公心里明白,没一会,就把人查清楚了。

    “圣上,喝点茶水。”

    “知道是谁了?”

    “圣上英明!”

    黄公公跟着圣上这么多年,彼此之间的了解,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

    “说说吧。”

    “那个少年,江邵明,和圣上也算有些渊源。

    他是白鹿书院出来的,他父亲是江书韵,编写识字册子的那个。

    他母亲种棉花有功,圣上还给了七品孺人的封号。”

    黄公公对江家了解不算少,顾大人的书信,他都看过。

    “原来是江家的小子,不错。”

    识字册子,短时间看不出效果,但是,利国利民是一定的。

    而棉花,那是实打实的功劳。

    现在,西北,东北的军队都受益良多。还有西北的西瓜,换来多少良驹。

    当时要不是老师说,江家根基太浅,江书韵又不适合官场,不建议他奖励的太过,免得适得其反。

    老师啊!

    真的是良师益友,顾将军在西北做的也不错。

    景宏帝又抬头看了一眼下面奋笔疾书的少年,眼神温和不少。

    时间到,各位贡士放下笔,退出大殿去等候。

    有内侍负责引导所有贡士离开皇宫,结果要第三天才能公布。

    邵明和沐子易一起坐上马车,都舒了一口气。

    “邵明,紧张吗?”

    “小舅,我手心都出汗了。”

    邵明出来以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臭小子,我还以为你一直少年老成呢。没想到,你也有紧张的时候。”

    沐子易乐了,他这大外甥,一直波澜不惊的,没想到,还能从他嘴里听到紧张这样个词。

    舅甥两人说说笑笑,倒是缓解了不少紧张的气氛。

    回到租住的宅子,两人先去洗漱。

    江书韵没有细问殿试的情况,让他们放轻松,耐心等待结果就好。

    等待的时候,邵明和沐子易都没有出去,外面学子的诗会,他们没有参加。

    还有一些派别拉拢,宴请,结亲,这些事情,有好也有坏,他们不想参与。

    殿试结果出来了,邵明他们又去了皇宫,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还是那个大殿,还是那些人。

    景宏帝坐在上首,其他相关的大臣列于两侧。

    昨天,负责阅卷的大臣们,争论不休,为了状元花落谁家。

    各派系也是各抒己见,都想把好处往自己碗里划拉。

    能看清本质的大臣但笑不语,真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看不清上位者的意图。

    或者,看清楚了,但是,不想退。

    世家大族存在的时间太久了,久到他们觉得可以和皇权抗衡了。

    只是,在位的皇上不是先帝,杀伐果决,一样也不少。

    从继位开始,就在润物细无声的削弱世家大族的地位。不只是京城的,其他各处的那些所谓的百年世家,名门望族,都在受影响。

    只是他们根基太大,小来小去的,他们都没在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事,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皇上也不是要削弱所有世家大族,只是不想他们抱团,真正有能力的,能为朝廷办事的,还是会留用的。

    这十多年,圣上一点一点的,已经瓦解了不少结盟的世家大族。

    再看这一届的贡士,三分之一出自寒门,三分之一出自新贵,世家大族,书香门第等老牌世家,总共才占了三分之一。

    所以,他们急了。

    可惜,晚了。

    圣上已经选出前三甲,而且态度坚定,不会改变。

    不然,今天殿前站着的一些大人,就不会脸色难看,强颜欢笑了。

    这时候,谁忠于朝廷,忠于皇上,谁就过的舒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看得清,放得下的,才能长久。

    景宏帝坐在上首,把下面所有人的表现都收在眼底,心里暗笑不已。

    一些老匹夫,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时机不对,不然,都别想倚老卖老,不干人事。

    圣上的想法,各位大臣的打算,这些新进贡士不了解,他们心里都紧张着呢,能不能有机会步入仕途,会有什么样的开始,马上就要揭晓结果了。喜欢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