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 第111章 经营辽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笼罩着蒙古草原。

    寒风在广袤的原野上呼啸而过。

    吹进皇太极的营帐。

    宛如低沉的呜咽。

    自那场惨烈的战败后。

    皇太极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夜。

    每到夜晚。

    当万籁俱寂。

    他独自坐在营帐之中。

    往昔大清铁骑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辉煌画面便不断在脑海中闪现。

    与如今这仓皇逃窜、损兵折将的落魄景象相互交织。

    犹如冰火两重天。

    狠狠刺痛着他的心。

    “我大清铁骑。

    自萨尔浒之战以来。

    哪一次不是让明军闻风丧胆?

    为何如今却败得如此彻底?”

    皇太极喃喃自语。

    眼中满是困惑与不甘。

    那一场场胜利的战役。

    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

    都曾是他心中无比坚实的骄傲。

    是大清崛起的有力见证。

    但在辽东战场上。

    明军的火器却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无情地粉碎了他的骄傲与自信。

    他握紧拳头。

    指节泛白。

    心中暗暗发誓。

    这只是暂时的失败。

    他定会卷土重来。

    让大明为今日的胜利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在辽东。

    沈阳及周边地区已在宝山的掌控之下。

    宝山望着这片新纳入治下的土地。

    心中深知责任重大。

    在巡查的过程中。

    他发现这里的满人男丁大多以打猎为生。

    对于农耕之事一窍不通。

    为了充分利用人力。

    发展当地经济。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这些男丁派往各地矿场劳作。

    矿场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宝山首先挑选了一些忠诚可靠且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将领负责各个矿场的总体运营。

    这些将领被赋予了明确的职责。

    包括人员调配、生产安排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

    他们每日都会对矿场的工作进行细致的规划。

    根据矿石的储量和开采难度合理分配劳动力。

    确保开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对于那些被派往矿场的满人男丁。

    起初他们对挖矿的工作极为不适应。

    劳作的艰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但在严格的管理和督促下。

    也逐渐融入了这份工作。

    矿场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

    天不亮就吹响号角催促他们起床开工。

    直到夜幕降临才允许收工休息。

    为了防止有人偷懒或逃跑。

    矿场周边设置了严密的守卫。

    对人员的进出进行严格的管控。

    同时。

    为了提高挖矿的效率和安全性。

    矿场还安排了一些熟练的矿工担任师傅。

    对这些新手进行技术指导。

    师傅们耐心地传授挖矿的技巧。

    例如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识别矿脉走向、如何在挖掘过程中保证自身安全等实用知识和技能。

    在这样的指导下。

    这些满人男丁逐渐掌握了挖矿的要领。

    工作效率也慢慢提高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

    矿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各类矿石的产量大幅增加。

    为当地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矿石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一部分被运往附近的工坊。

    用于制造武器、农具和各种生活用品。

    另一部分则作为贸易物资。

    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换。

    换取了粮食、布匹和其他急需的物资。

    宝山站在高处。

    望着繁忙的矿场。

    心中却并未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满足。

    他的目光越过这片土地。

    望向远方的朝鲜。

    在他看来。

    朝鲜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

    仍有许多潜在的机会等待着他去发掘和掌控。

    于是。

    他修书一封。

    传信给威远公。

    表明了自己打算继续驻守朝鲜。

    进一步攻略这片土地的想法。

    威远公收到信后。

    召集了一众谋士和将领进行商议。

    朝堂之上。

    众人各抒己见。

    对于宝山的请求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辽东地区刚刚经历战火。

    局势尚未完全稳固。

    宝山作为一员得力战将。

    应该留在辽东继续巩固防御。

    以防皇太极再次来袭。

    而另一些人则觉得朝鲜的局势对于大明的边疆安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能够进一步稳定朝鲜。

    将其作为大明在东北的一个坚实盟友和战略缓冲地带。

    对于抵御后金的威胁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经过深思熟虑。

    权衡利弊。

    威远公最终同意了宝山的请求。

    但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

    那就是宝山需与洪承畴做好交接工作。

    确保辽东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不受影响。

    洪承畴。

    这位在大明官场中颇具声名的能臣。

    有着丰富的治理地方和处理军事事务的经验。

    他接到任命后。

    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往辽东。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不仅要维持辽东地区的稳定。

    还要想办法进一步发展当地的经济。

    增强军事防御力量。

    以应对后金可能的反扑。

    宝山接到回复后。

    立刻着手准备交接事宜。

    他将自己在辽东地区的军事部署、民政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详细地整理成册。

    准备交接给洪承畴。

    同时。

    他还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将领和官员。

    向他们传达了威远公的命令。

    并嘱咐他们要全力配合洪承畴的工作。

    在交接的过程中。

    宝山与洪承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谈。

    他们讨论了辽东地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分享了彼此在军事和治理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宝山向洪承畴介绍了当地的民情风俗、地理环境以及军事防御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

    他还特别提到了那些被派往矿场劳作的满人男丁的情况。

    以及矿场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洪承畴认真地倾听着宝山的介绍。

    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他对于宝山在辽东地区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并表示自己会在他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将辽东地区治理得更好。

    然而。

    在这看似平静的局势之下。

    却隐藏着无数的暗潮涌动。

    皇太极在蒙古卧薪尝胆。

    积极谋划着重返辽东的大计。

    他不断地收拢残兵败将。

    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

    试图恢复大清铁骑的战斗力。

    同时。

    他还加强了与蒙古部落的联系。

    通过联姻、赏赐等手段。

    巩固与蒙古的联盟关系。

    以获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大明内部的腐败问题依然如毒瘤般侵蚀着朝廷的根基。

    一些官员贪污军饷和物资。

    导致辽东的明军装备和补给不足。

    战斗力受到了影响。

    这也引起了军队中士兵们的不满和怨言。

    士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辽东地区的百姓在战争的创伤后。

    仍在艰难地恢复生计。

    战争使得许多农田荒芜。

    房屋被毁。

    百姓们流离失所。

    生活困苦不堪。

    虽然宝山在治理辽东期间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如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开垦荒地。

    发放一些粮食和种子等。

    但由于资源有限。

    百姓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

    而宝山即将前往的朝鲜。

    也有着复杂多变的局势等待着他去应对。

    朝鲜国内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势力。

    对于大明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一些势力倾向于与大明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对抗后金。

    而另一些势力则对大明的介入存在着疑虑和担忧。

    担心会因此陷入更深的战争泥潭。

    此外。

    后金也在不断地对朝鲜施加压力。

    试图拉拢朝鲜。

    使其脱离与大明的联盟。

    这一场发生在辽东大地上的风云变幻。

    犹如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幕。

    每一个人物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命运和选择相互交织。

    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

    驶向一个充满未知和变数的未来……

    在蒙古草原上。

    皇太极的营帐中常常传出激烈的讨论声。

    他与多尔衮、莽古尔泰等将领们围坐在一起。

    商讨着如何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如何获取更多的物资和支持。

    以及如何寻找明军的弱点。

    以便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必须想办法改变现状。”

    皇太极目光坚定地说道。

    “我们要加强军队的训练。

    尤其是火器的使用。

    明军的火器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应对。”

    多尔衮点头表示赞同:“大汗所言极是。

    我们可以派人去寻找懂得制造火器的工匠。

    或者从汉人中招募一些。

    为我们打造火器。

    同时。

    我们也要加强骑兵与火器的配合。

    发挥我们的优势。”

    莽古尔泰则挥舞着拳头:“我认为我们应该主动出击。

    不断地骚扰明军的边境。

    让他们不得安宁。

    这样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军队。

    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皇太极沉思片刻后说道:“各位的建议都有道理。

    但我们也要谨慎行事。

    目前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强大。

    不能贸然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我们要等待时机。

    等到我们的准备充分了。

    再一举夺回辽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