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天命大官人 > 第125章 空前繁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修工程,首先要看的就是钱。

    而现在陆远最不缺的就是钱,官银三十万两,府衙那边即将运来一百万两官银。

    而陆远身上又从韩元的身上“敲诈”出来的五十万两。

    再加上没收,罚没崔烈、赵德、刘福等人的资产十万余两,统计下来在官府账面上依旧接近了两百万两银子。

    这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此时沧阳最好的宅院也就卖三百两银子一栋。

    随着陆远决策出炉,沧阳南边五百亩土地瞬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此时这片土地的主人是钱挡,他是刚从赵德手中接手了这五百亩土地,这是整个沧阳最好的土地。

    钱挡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来找陆远。

    “钱老板,我正好要去找你商量这五百亩土地的事!”陆远开口便说。

    “大人,我也是为了这件事儿而来!”钱挡回答。

    “哦?”陆远有些意外,“钱老板,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陆大人,这五百亩土地,我决定分文不要,全部赠送给您!”

    钱挡一开口就将陆远吓了一跳。

    “分文不要?”陆远惊疑地看着钱挡,“那可是你花了全部家当才买下的!”

    “陆大人,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再说了,我将这五百亩土地赠送给官府,也是有自己的计划!”

    “钱老板,你说!”

    “陆大人,到时候安置居民新修房屋的工程可不可以拿给我来做?”

    “这个没有问题!”

    “到时候,这五百亩的土地是不是也要规划商业街?”

    “是这样!”

    “陆大人,到时候我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我要十个门面!”

    “十个?可以,没有问题!”

    “陆大人,到时候,我还要在路边再开两家妓院,手续方面,也请大人照顾!”

    “这个没问题!”

    “陆大人,那我就没有其他要求了!土地县衙可以随时拿走!”

    陆远点了点头,“钱老板,有你这位朋友的支持,我感到欣慰!”

    陆远这边几乎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八省巡抚易正大人的信来了。

    易正在信中说,抗洪工程的事情先放一放,准备迎接全新的任务。

    至于是什么全新的任务,易正没有说。

    但大概率是西南大粮仓的事情。

    “抗洪防灾是大事,拖延不得!”

    陆远给易正回了信,继续推行泄洪方案。

    陆远的衙门之中有太多的银子了。

    再加上雄厚的群众基础,在沧阳,陆远可以做人和事儿。

    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的住户其实并不同意搬迁,故土难离。

    但陆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县衙捕快原本是十七人,扩招后变成了三十七人,如今为了解决三个村庄的问题,又在村里选取年轻,将捕快的人数一下子变成了六十八人。

    六十八名捕快,就是南城府衙也没有这么多的捕快。

    城南五百亩土地已经全部用石灰画出线来,他们拨款,由钱挡负责施工。

    每户都是前门后院,小三层住宅。

    修建之后,拆迁户拆迁选择住房。

    拆迁工作还没有开始,但房屋已经开始修建。

    钱挡知道,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哪怕不拆墙,这里的房屋也可以拿出来卖,只要有衙门撑腰,挣钱就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表面上他是亏了二十万,但实际上他能够挣回来至少两个二十万的。

    衙门就是一颗摇钱树。

    玉公子在沧阳逗留的了这段时间,越发的看不懂沧阳了。

    她觉得整个沧阳都像是疯了一般,陆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关键是大家没有一丁点反对意见。

    故土难离,她以为拆迁会让陆远感到头疼,她也准备暗中扶持几个大户,跟陆远作对。

    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大户轻而易举就答应了陆远。

    桥头河下游三川地区,听说了衙门泄洪方案后,竟然不等县衙征调民夫,便主动加入防洪防灾的工程之中。

    衙门计划征调的民夫是三百余人,结果来了五百余人,再加上马帮的五百余人凑成了千余人劳作的局面。

    朱昌负责现场伙食,粮食、蔬菜、肉类都需要到临县去购买,本地县份已经供不应求了。

    钱挡看到了商机,立即在县城东边靠山一带,水源丰富的开阔地进行了蔬菜种植、鸡猪养殖。

    县城到时候会增加至少一千五百人,这些人都是拿着钱要吃饭的人。

    除了县城增加人口,还有即将到来的西南大粮仓的修建!

    到时候餐饮行业一定会火爆,这些都是赚钱的机会。

    钱挡是嗅觉敏锐的商人,在沧阳获得迅速发展的时候,他将抓住机会积累更大的财富。

    沧阳捕快达到了空前巨大的规模。

    捕快王甲每天辰时时分就带六十八名捕快开始环城跑步,都是精壮的大小伙子,跑起来一个个生龙活虎。

    马帮的兄弟进入沧阳后,也可以为修建大粮仓进行准备,他们拉来了大量的物资。

    年老大也在里面发现了商机,沧阳已经大搞基础建设,对于材料需求很大。

    于是,他组织马队寻找了物美价廉的基础材料,拉到了沧阳进行售卖。

    沧阳县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县衙甚至专门规划了一片物质交换的市场,叫做骡马物质交流市场。

    哪个地方的骡马是最好的?

    自然是西莽地区的骡马是质量最好的。

    沧阳与西莽地区隔着大山,大规模行军是行不通的,但小范围走私骡马却是可以。

    于是,西莽地区的骡马就走私到了沧阳。

    这些西莽人在进入沧阳后,改头换面,穿上了中宋朝的服装,在骡马物质交流市场上进行马匹的买卖。

    他们的马匹品种普遍比较好,在沧阳地区能够卖到高价。

    西莽人乐意来沧阳做生意,久而久之后,就不只是骡马交流,还多了肉干、皮草、西莽地区的特产、药材等交易。

    周边县份的大户们也纷纷到沧阳地区来购买西莽物资。

    沧阳的捕快是整个沧阳最忙碌的一群人,因为陆远在沧阳制定了交易法,不管什么人,在沧阳交易都得遵守交易法!喜欢天命大官人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