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慕钱沪剧团如同一股清流,毅然决然地选择在四行仓库这个见证了无数英勇与牺牲的地方,上演了一出震撼人心的沪剧——《八.一三》。
这场演出,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上海军民不屈不挠、誓死抗日精神的崇高致敬。
钱晚夏,这位沪剧名伶,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担纲饰演了剧中的灵魂人物——沙奶奶。
在四行仓库斑驳的墙壁前,灯光渐暗,观众的呼吸似乎都凝固了,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当钱晚夏身着朴素却充满年代感的衣裳,缓缓步入舞台中央,那一刻,她仿佛与角色融为一体,成为了那个时代上海普通老妪的化身,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坚韧与力量。
随着悠扬而又略带凄婉的沪剧唱腔响起,钱晚夏用她那深情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出了《八.一三》中沙奶奶的一段经典唱段。
她的声音,时而低沉哀婉,诉说着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悲痛;时而激昂高亢,传达出上海军民面对侵略者时,那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勇无畏。
在她的演绎下,沙奶奶的形象跃然台上,她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无数上海人民心中不屈精神的象征。
“八月十三炮火连,黄浦江畔血染天。吾辈虽老志未残,誓与儿孙共赴难。”
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唱词,不仅唱出了沙奶奶个人的情感,更唤醒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共鸣。
观众们或泪流满面,或紧握双拳,无不被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所打动。
四行仓库的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聆听着这段历史的回响,见证着上海军民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非凡勇气与牺牲精神。
钱晚夏站在舞台中央,泪光闪烁,她深知,这场演出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呈现,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铭记。
而四行仓库,这座曾经见证了中华民族危难时刻英勇抗争的建筑,也因这场特殊的沪剧演出,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提醒着每一代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为了国家和民族尊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于是,慕钱沪剧团与《八.一三》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记忆,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
1932年淞沪会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日之间的一次重要军事冲突,发生在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
背景:1932年1月28日,日本以“日僧事件”为借口,向驻上海闸北的第十九路军发动突然袭击,导致第一次淞沪会战爆发。
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的带领下,英勇抵抗日军,致使日军三次更换指挥官。
过程:战斗初期?,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均遭败绩。
?
增援行动?: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由张治中率领增援第十九路军。
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
?
停战协定?:1932年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
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
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不得在上海及周边地区驻军。
结果:中日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上海非军事化。
此次会战迫使日本承认了其在上海的侵略行为,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实际上剥夺了中国政府对上海的管辖权,承认了日本入侵上海的合法性。
?
淞沪会战中的具体战役和战斗包括以下几个?:
上海市区战斗(8月13日至8月22日)?:这是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中国军队第9集团军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重点指向虹口和杨浦的日军据点。
中国军队在空军的配合下,多次攻占敌军外围据点,压缩了敌军的占领区?。
川沙口登陆战(8月23日)?:日军第11师团在川沙口进行登陆作战。
罗店战斗(8月24日至9月6日)?:日军第11师团攻占罗店,中国第15集团军进行反攻?。
吴淞登陆战(8月23日至8月30日)?:日军第3师团在吴淞以南登陆,中国第9集团军进行反击?。
虬江码头战斗(9月7日至9月9日)?:日军步兵第18联队在虬江码头登陆?。
月浦战斗和杨行战斗(9月7日至9月11日)?:日军第3师团攻占杨行,第11师团攻占月浦?。
宝山战斗(8月31日至9月6日)?:日军在宝山进行多次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
宝山战役: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后,
日军增援部队盐泽师团一部于20日由宝山狮子林登陆,25日攻打宝山县城。
中国守军第98师顽强阻击,伤亡惨重,于8月底奉命后撤,留第583团三营孤军防守日,日军猛攻宝山城宝山失守,500余中国官兵全部殉国。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恃其陆、海、空立体战优势,企图沿长江口沿岸强行登陆。
突破我军防线,从侧背包抄中国军队后路,一举侵占上海。
为抗击日军,第十八军罗卓英部三个师奉命赴沪布防。
刚由武汉奉调卫戍南京的陆军第五十四军第九十八师也奉命驰赴上海,驻防宝山、吴淞一线。
8月23日后,罗泾、小川沙、月浦、狮子林等地先后失守,登陆日军向宝山、浏河、罗店方向分进合击,情势危急。
宝山城是上海长江边的门户,距狮子林和吴淞炮台均相隔十里,战略地势险要。
8月31日,当南北两处均已失守,宝山城三面受敌,已成孤悬之势时。
奉命防守长江口的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旅长吕国铨,决定派遣第五八三团第一营中校营长姚子青率营前往接防。
姚子青是血气方刚、英勇有为的青年军官,尽忠职守,有独当一面的指挥能力,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残杀我同胞的罪恶行径早已切齿痛恨,愤慨不已。
接受命令时姚回答说:“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
9月1日,姚子青率部六百战士,坚守宝山城。
在罗店、宝山、狮子林等处,中日军队均反复争夺。
姚率连排长侦察地形,布置阵地与火力网。
在江堤了望:敌舰远程炮,炮口对准宝山;望远镜向南观察,日军坦克开来开去,大炮对准宝山城,日机在上空轰炸扫射。
姚营以弱军抗强敌,一场恶战已降临。
姚子青意识到守住宝山,可争取主动,使该师部调兵遣将从容布防和增援。
这是第一营生死存亡,为国争光的最后关头。
姚集中全营讲话:
“弟兄们还记得来上海之前我讲的话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眼下日本鬼子打到了我们家门口,杀我同胞,奸我姐妹,侵我国土,欺人太甚!
不把鬼子驱逐出去,是我们每一个军人的奇耻大辱!
如今我们报仇雪恨的时机到了,弟兄们,豁出去吧!和鬼子们拼到底!”
姚子青慷慨激昂的话,激发起了全营官兵的抗日豪情,有人带头喊出
“和宝山城共存亡!”“人在阵地在!”的口号。
当日,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约2500人,在战车掩护下直逼宝山城;
吴淞口外日舰炮以宝山为目标不断轰击,日机亦连续轰炸,城垣屡坍屡修。
激战中,姚子青率部采取灵活战术出击、奇袭,动静结合,一次又一次打退日寇的进犯。
9月2日,日寇的飞机、舰炮连续向宝山猛烈轰击,在坦克掩护下多次发动冲锋。
向西门外大街及西南城垣进犯,企图截断姚子青营与后方的联系。
姚子青识破敌军阴谋,趁敌人立足未稳组织力量予敌痛击;
敌军因屡攻不下,更加疯狂地调集刚登陆到达狮子林方面部队和增援炮台的部队向宝山夹击。
姚全营官兵,顽强抗击日军进犯。
9月3日,敌军以飞机、战车、大炮掩护2000步兵进攻,企图在城东、南、北三面强行突破。
姚子青派出一支突击队先发制人,勇猛出袭将这一路敌人拦截于金家宅和宝山外围之间。
从侧翼包抄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毙伤日军200多人。
9月4日,敌人对宝山志在必夺,集中军舰30艘,分列吴淞口,以排炮猛烈轰击宝山城,并以飞机及战车掩护步兵向守军阵地冲锋。
炮弹呼啸着飞向宝山城,成片的建筑物在隆隆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地,并燃起大火。
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持续了一整天,直炸得天昏地暗,第一营的大部分工事被摧毁,官兵牺牲100多人。
入夜,姚子青指挥大伙埋葬了死难官兵的遗体,他脱下军帽,含着热泪同昔日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作最后的告别。
当时宝山已陷入重围,守城军民在姚子青指挥下顽强抵抗。
4日晚,姚子青致电旅部:“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9月5日拂晓,一阵炮击过后,日军步兵再次发起潮水般的冲锋。
当天,敌人一连冲击了4波次,姚营官兵,均以身许国,虽在危城之中,仍沉着应战,宝山城巍然屹立。
经过数日的激战,姚营毙伤敌军600余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