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执戟战红楼 > 第237章 至南阳 议破敌之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

    阳光明媚,成都北门外,秦王杨起以赵昀为先锋,法秦为军师,率一万轻骑先行赶往河南。

    在宽阔的校场上,六万大军整齐列阵,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枪戟如林,军旗猎猎作响。

    秦王杨起骑在火龙驹上,身姿矫健挺拔,面容刚毅。

    南宫策骑着一匹枣红马落后杨起的火龙驹半个身位,

    位于杨起的右后方,看着前面的杨起一言不发,神色凝重,“王爷在想什么?”

    “本王在想该如何破敌!毕竟陈德安没接触过,能不能做本王的对手!”

    身旁的南宫策骑在马上,微微欠身,脸上带着几分自信与不屑,高声说道:“王爷,您多虑了,王爷您名震天下,那陈德安甚至还不如陈德八,

    又如何会是您的对手!”南宫策一边说着,一边挥动手中马鞭,神态颇为轻松,仿佛陈德安根本不足为惧。

    杨起骑在马上,微微皱眉,目光锐利地望向远方,勒了勒缰绳,火龙驹不安地刨了刨蹄子。

    他转过头来,眼神严肃而沉稳,看向南宫策说道:“你这话虽然不错,但是,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杨起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风中传得很远,周围的将士们听到王爷的话语,神情更加肃穆。

    南宫策听闻,神色一凛,赶忙端正身姿,抱拳恭敬说道:“谨遵王爷教诲!”

    他深知王爷一贯谨慎稳重,战场上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王爷的告诫必有深意。

    随后,杨起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出发!”声音响彻整个校场。

    随着命令下达,大军开始缓缓移动。六万大军分成整齐的队列,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踏出校场。

    杨起骑在火龙上,走在大军前方。

    队伍从成都府出发,城中百姓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敬畏与赞叹。

    杨起在百姓心中威望极高,他们相信秦王所到之处,定能披荆斩棘。

    大军一路前行,过了一个时辰就抵达保宁府。

    保宁府城门大开,当地官员率领百姓在城门外恭迎。杨起在保宁府简单补给后,便再次踏上征程。

    出了保宁府,道路渐渐崎岖,山峦起伏。但大军纪律严明,没有丝毫懈怠。

    经过数日行军,终于来到襄阳府。襄阳府城墙高耸,城防坚固。

    杨起在襄阳府停留了片刻,与当地将领交流军情,了解周边局势。之后,大军继续向着河南南阳府进发。

    一路上,杨起始终保持警惕,在队伍中来回巡视。他的目光关切地扫过每一位将士,给他们带来鼓舞与力量。

    终于,又过了几日,大军顺利抵达河南南阳府。南阳府城门外,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迎接这支历经跋涉的英勇之师。

    ………

    南阳府城门外,一片热闹而庄重的景象。秦王杨起率领着大军缓缓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中弥漫。

    冯唐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身着一袭沉稳的长袍,神色间透着敬意与期待。

    见到杨起,冯唐快步迎上前去,躬身行礼,高声道:“秦王殿下,冯唐在此恭迎多时!”

    杨起翻身下马,连忙扶起冯唐,微笑道:“冯老将军不必多礼,此次前来,还望能与诸位一同共商大计,早日平定叛乱!”

    冯唐起身,恭敬地说道:“殿下威名远扬,有您前来相助,平定叛乱指日可待。曹正淳、贾琏与先锋赵昀在前线英勇奋战,已经连续收复了河南府境内的全部县城,此刻正直奔开封府而去。”

    杨起点点头,目光坚定:“他们辛苦了。如今河南局势渐稳,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应放在收复山东,生擒鲁王陈德安上。冯老将军,依你之见,该如何行事?”

    冯唐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这事说起来,话就长了,咱们先进城,老夫略备酒水,为王爷接风洗尘!”

    “老将军客气了!请!”

    “王爷,请!”

    南阳府城内,灯火辉煌,一场盛大的接风宴正在进行。秦王杨起在冯唐的陪同下步入宴会厅,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杨起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宴会在一片热闹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了战事上。杨起放下酒杯,神色严肃地说道:“冯老将军,如今河南府境内的县城已尽数收复,

    下一步我们当全力谋划收复山东,生擒鲁王陈德安,不知老将军有何高见?”

    冯唐起身,抱拳说道:“殿下,山东之地形势复杂,陈德安苦心经营多年,想要顺利收复并非易事。依末将之见,可分兵两路。”

    杨起点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期待:“老将军请讲。”

    冯唐接着说:“一路走水路,由长江入淮河,再经京杭大运河直逼山东南部。

    这一路需一位精通水战的将领率领,利用水军优势快速突进,扰乱敌军后方。

    另一路走陆路,从河南出发,经大名府等地,直逼山东西部,正面与敌军主力交锋。

    两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夹击之势,定能让陈德安首尾难顾。”

    杨起听闻,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老将军此计甚妙。只是这水军将领人选,不知老将军可有合适推荐?”

    冯唐微微一笑,说道:“殿下,末将举荐苏烈将军。苏烈将军出身水师,多年来在江上操练水军,

    不仅熟悉水战,而且勇猛善战,足智多谋,由他率领水军,必能旗开得胜。”

    杨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苏烈将军我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陆路大军,我打算让赵昀担任先锋,贾琏率领中军,全面指挥陆路战事,老将军觉得如何?”

    冯唐连忙点头称是:“殿下安排极为妥当。赵昀将军作战英勇,冲锋陷阵不在话下;

    贾琏将军沉稳干练,指挥调度有方,有他们二人在,陆路大军定能勇往直前。”

    此时,一直静静聆听的南宫策起身说道:“殿下,老将军,虽说分兵两路是良策,但还需注意情报互通。

    建议在两路大军之间设置多条可靠的情报传递线路,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以便根据敌军动向灵活调整战略。”

    杨起点头表示认同:“此建议甚好。除此之外,粮草补给也至关重要。

    山东战事一起,消耗巨大,必须提前安排好粮草运输路线,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冯唐说道:“殿下放心,末将已经着手安排此事。在沿途几个关键地点设置了粮草储备点,可随时为大军提供补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详细地讨论着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从兵力部署到战术运用,从情报收集到后勤保障,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规划。

    直到深夜,这场关乎战局走向的讨论才在一片坚定的决心和对胜利的期待中结束。

    杨起坚信,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收复山东,生擒陈德安的目标必将实现,天下也将重归太平。喜欢执戟战红楼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