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阴谋天下秦二世 > 第七十二章 完美圆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去,把上柱国给孤找来。”陈胜对胡武说。

    胡武知道陈胜上心了,屁颠屁颠的跑了出去。

    陈胜身形一软,身子垮了下来。殿中的内侍和宫人都知道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不能惹大王生气,都小心翼翼的看着陈胜,生怕错过一个暗示,没有服侍周到就大祸临头。

    陈胜心里乱极了,自从周文出发讨伐暴秦,一直都是捷报频传,所带之军的人数不断扩充,吴广在到达荥阳之前也是如此,周市以数千人一路向东北,也扩军到了数万人,直接打到了齐地……

    算一算,鼎盛时期在陈胜名下的军队总数超过了五十万之众,这让他沾沾自喜的认为,打天下也不难啊,要知道当初秦灭楚出动了举国之兵也不过六十万。所以他心安理得的舒舒服服当了几个月的大王,舒舒服服的享了几个月福,这大王做的,又有威仪,又倚红偎绿,又山珍美味……

    谁知道,吴广出师不利也就罢了,毕竟荥阳坚城围攻了一个多月也不算很长时间,七国混战时围城几个月不克的情形并不少见。可周文攻破函谷关后竟然全军覆没,这才让他猛然惊醒,真正的大秦雄师,是之前自己这帮人所遇到的那些郡兵是无法比拟的,一个做少府的文职官吏一样能成为难以抗拒的大将军。

    从周文一败,他突然觉得自己瞬间建立起来的庞大王国瞬间就危机四伏,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了。现在,楚人中又出了个世代兵家的贵族后人用轻蔑的目光俯视着他,难道自己会死在同为楚人的反秦者手中?

    “大王,上柱国候驾。”内侍不大不小的声音把陈胜从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中惊醒。

    “让他进来。”

    “王上,臣蔡赐见过王上。”丹陛下,蔡赐带着倦容向陈胜施礼。

    “上柱国免礼,坐。”陈胜重新挺直了身躯,“这么晚了,还搅扰上柱国,孤甚感过意不去。”

    “王上言重了。王上唤臣前来,可否是因最近几日王都的传言?”蔡赐开门见山的问。

    “正是。上柱国自然知道,现在田臧在荥阳牵制秦军,魏军在临济距王都四百多里,宋留在南阳也距王都七百里,邓说和伍逢在王都以西三百里到四百里,王都东面只有张贺的两万人,王都之内有二万人,周边只有吕臣所领万人。”

    “而且,”陈胜略带疲倦的说,“周市把魏咎要回去立为魏王,孤对魏咎在孤处于危急时是否真能全师来援深感疑虑。如此算来,田臧和宋留都暂时不可动,伍逢与邓说为孤拱卫西边也不能动,如果会稽郡那边真的对孤王不利,可资动用的军兵也就是五万人左右,孤不能不担心啊。”

    “王上其实不用太过担心项梁。”

    “上柱国此言何意?”

    蔡赐从容的笑笑:“虽说王上在王都的兵力不足,可项梁刚刚起事,以会稽郡之边远荒芜,人口稀少,项梁一时间最多能够聚兵之数也超不过二万。且会稽郡距离王都足有一千七百余里,大王可派一些细作,得知项梁军确实有不利王上之意并向西进兵时,速调伍逢、田臧、周市前来卫护也不迟。何况,传言就是传言,若项梁并无对大王不利之意,吾等先自惊惧就毫无必要了。”

    “那依上柱国之意,如何得知项梁是否意欲对孤不利或并无此意呢?”

    “大王以张楚为名讨伐暴秦,且当今天下在山东大王起事最早,所拥疆域最广,且派出的各路义师都在奋力攻伐秦之郡县。文公伐关中虽然失利,但讨伐暴秦的大义,大王已经树立起来了。且现今还有上将军臧在荥阳抗击秦军,这也是天下有目共睹的,所以项梁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矛头不先指向暴秦而先指向大王。至于如何获知项梁本意,臣有一法,或可一试。”

    “上柱国快快讲来。”陈胜被蔡赐的一席话说得心中踏实了很多,又听蔡赐说有法可试,连忙求问。

    “前有广陵人召平向大王讨将军之职,愿为大王取广陵。臣知将军召平已经号召了四、五千义士,正在逼近广陵。大王可下诏将军平,让其使人持大王诏,拜项梁为大将军。项梁若奉大王诏,则其心中必无对大王不利之想,若其不奉诏,大王则可提早做好相应的准备。”蔡赐续了口气,“不过大王不管这个传言是否真伪,有些事一定要先做起来。”

    “上柱国乃孤股肱之臣,需要做什么尽管畅言。”

    “大王也知王都卫护力量不足,现文公已败,将军邓说在郏县已无驻守的意义,西向的防御有将军逢在许县即可,所以大王可调邓将军回驻扶苏,此事一也。事二,诏邓说、伍逢、张贺、吕臣募兵,即可防西秦,亦可防东项,力保王都安定。事之三,既然传言说项氏会对大王不利,大王亦可借流言之力,于军中暗传项氏鄙夷张楚之卒,以闾左闲民揭竿为兵并无战力,若项氏灭王,其部众皆仅可为轻兵。”

    轻兵,战阵前排持矛者,因不带甲便于灵活行动而谓之“轻”,但因为不带甲,所以在防守时也就属于肉盾,在进攻时则是带头冲锋送死的。

    蔡赐咧嘴一笑:“军卒若知项氏鄙夷,遇项氏军必死战,即或降项,也难同心协力也。”

    这时代还没有竖大拇指夸赞的手势,不然陈胜一定会双挑大指大赞蔡赐:“上柱国所言之事孤皆赞同,今日天晚,明日上柱国可代孤拟诏调邓说回,并诏各军募卒,同时拟诏给将军召平和项梁。至于借助流言之事,由孤密诏各军。”说完,大大的松了口气。

    _

    “陛下,”陈平向胡亥奏报:“大将军邯击破田臧后,第二日即先以骑军在东南方向堵住李归军的退路,第三日十万步卒围营。李归出营列阵相抗,大将军邯以一万骑军凿穿其阵,然后以步阵围而歼之,李归军溃,李归战亡。大将军邯奏称,陛下所创的骑军凿穿战法真是非常犀利。”

    “那也是他们自己运用的好。”胡亥假客气着,欢喜之情却溢于言表。

    陈平心中一乐,这个皇帝,很多时候那种孩子气还是藏不住。

    “司马欣和董翳都到位了?”胡亥说的内容是问话内容,但意思却不是真的发问,因为它接着就说:“让他们把邓说和伍逢尽快解决掉,章邯那边暂且在荥阳休整,按上卿原策,待南路和中路两军会合许县后分兵四万北上。”

    “嗨,臣这就拟诏。”

    “荥阳田臧有十八万人,章邯的俘获有多少?”胡亥关注的神情像个人贩子一样。

    “陛下,据大将军奏报,”他一边把章邯通过快传发来的译出奏简递给姚展送上御案一边说:“十八万张楚军伤亡约有三万,俘获四万七千左右有战力者,秦锐伤亡约五千。陛下也知道,野战中击溃易、围歼难,溃兵一哄而散是很难完全堵截的。”

    “四万多……”胡亥有点不满足:“兵溃而亡于野,也会聚集成团,诏章邯派出五曲骑军,以千人一队,向外搜索百里,遇到成伙的溃兵或击杀或俘获,省得他在荥阳就光闲着食粟。”

    陈平笑了:“臣奉诏。”

    “还有,让他在俘获者中选强壮者补足伤亡之数,剩下的都给我押回关中,送到河南地去。对了,荥阳之危既解,押送俘卒之事交给李厉吧,这些日子也辛苦他了,正好让他回一趟咸阳和父兄相见,让李厉从守城者中选五千有功者,让章邯出一曲,共同押俘回来,由李厉领军。荥阳敖仓的防务交给令狐牟吧,诏任令狐牟为三川郡尉,提爵一等。”

    _

    “诸位将军,”郏县县衙,将军邓说坐在主位上,下面就坐的都是他的裨将和千人将,“大王诏令来了,命我等回兵扶苏,同时沿途继续招纳义士,扩大军力。”

    “早该如此了,”一个裨将说道:“大将军文败了,我等这条退路的作用已经失去,就这二万人如何挡得住刚刚大胜的虎狼秦师?”

    “将军,”一个千人将向邓说行礼:“既然大王有诏,何时开始撤离?属将听闻秦军去解荥阳之围了,如果秦人再败上将军臧,必然会转头来对付我等和将军(伍)逢。”

    “秦人如果全力去攻打上将军臧,我等倒是无需过急。”邓说摇了摇头,“就担心秦军分兵,就算大部去解荥阳之围,分出几万人来攻击我等,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比起秦人的战力,我等总是弱一些。”

    另一名裨将不以为然的也摇头:“将军,虽然大将军文败,但那是秦人行诡计,藏兵在函谷内外,道路狭窄粮秣不继导致军心涣散,非是秦人战力比大将军文更强。如秦军真的来攻我等,一对一对战,未必就输。当初将军文带领咱们一路由王都(陈县)入颍川、进三川、攻雒阳、破函谷,对阵秦军并没有多大差距,何必坠了自己的威风。”

    “善!将军鸠不愧豪侠,有魄力。”邓说赞了一句,那个叫季鸠的裨将也很有面子的四顾而望。

    邓说夸归夸,该下的命令依旧不变:“今日各军就开始做撤军准备,后日一早拔营。季鸠,就由你带军五千作为后军,为全军断后,如何?这两日也由你军负责整个城防,并向外派出斥侯探查秦军动向。”

    “谨遵将军将令。”季鸠咔的行了个军礼。

    第三日天未亮,邓说军就埋锅造饭,用过朝食后已到辰时,全军拔营起行。由裨将领五千军为前军,邓说率万人为中军,季鸠领五千军为后军,辎重粮秣营帐等革车夹在中军和后军之间,前后斥侯放出二十里。

    虽说这几天斥侯向雒阳伊阙方向探查,五十里内都未发现有秦军迹象,但离开了郏县城墙的保护,邓说就觉得不踏实,命令各军戒备而行,一日行了四十里,未遇任何麻烦,前后派出的斥侯也未看到任何秦军迹象,这悬着的心才多少有点放下。

    第四日仍是辰时起行,目标襄城。襄城是许县伍逢军的一个前哨,有三千军驻守,可以在那里补充一些粮秣。从郏县到扶苏不到四百里,邓说打算在十日左右抵达。脱离西边越远,邓说心中对秦军的害怕就减少一分。

    迎着初升的朝阳,邓说的大军浩浩荡荡的行进着,邓说站在轻车上想着心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